大學里的“酒文化”
大學里的“酒文化”
前幾日與外校的朋友聊天時忽然提起小聚一事,他說,如今大學里的聚會,不外乎喝酒唱歌。古人以酒助興,唐朝李白斗酒詩百篇,魏晉嵇康更是號稱“醉仙”,酒成了他們靈感的源泉,孕育了一篇又一篇傳世華章。
青年說
前幾日與外校的朋友聊天時忽然提起小聚一事,他說,如今大學里的聚會,不外乎喝酒唱歌。我想想也是,不論是班級聚餐,社團部門聚餐,除了喝酒也就是喝酒,仿佛除了喝酒就找不出別的溝通感情的渠道了,還美其名曰,傳承和發揚中國的“酒文化”。
現在不論是什么市井流俗的東西,只要加上文化二字,都仿佛一下變成了多么文雅有內涵的東西。酒文化就比單純的喝酒聽起來高大上許多。
中國確實有一種酒文化,不過此酒文化非彼酒文化。古時的文人有七大雅——琴棋書畫詩酒茶。酒作為七大雅之一,一向是文人墨客鐘情的對象。但是古時飲酒是分對象的,“酒逢知己千杯少,話不投機半句多”說的正是這個意思。
古代的文人飲酒,是品酒,用的酒盅也是小酒盅。牛飲者或是市井粗人,或是江湖豪俠。而到如今,似乎不分場合,不分對象,看見白酒先來三大杯才是正確的事情,否則就是不敬。我不知道這樣的結論是怎么來的。
且看看大學里的狀況吧,每年總有那么一段時間馬路上都是醉漢,一是因為每年年底各種社團或是學生自發組織的聚餐活動,二是因為每年畢業季大四學長學姐的“散伙飯”。對于這種聚餐我不排斥,但是我深深反感的是那些聚餐上拼酒的人,從啤酒喝到白酒,偶爾還來點黃酒,不喝得頭昏腦脹滿嘴胡話不罷休。
不過仔細想想也不能把事情的責任都歸咎于大學生。大學是一個社會的縮影,大學里的“酒文化”或是現今社會上所謂“酒桌文化”的延伸。很多人都喜歡把事情放到酒桌上談,誰喝的多誰就在談判中占優勢。然而這種所謂的“酒桌文化”把酒里蘊藏著的真正的文化內涵壓制了。
古人以酒助興,唐朝李白斗酒詩百篇,魏晉嵇康更是號稱“醉仙”,酒成了他們靈感的源泉,孕育了一篇又一篇傳世華章。可是現如今斗酒灌下去,大抵只能得到一些醉酒的胡話,更有甚者還會出現酒后失德的事情。
大學生作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,若是連傳統的酒文化都不了解,反過來去認可社會上所謂的“酒文化”,那將是一件多么可悲之事。傳統文化里的優點非但沒有被發揚,反而被現實社會的灰塵所湮沒,實在是一種諷刺。